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37章 招揽信(2/3)

而那种植地点,刘老三为了观察方便,于是便选在了后山。

所以,从红薯种植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月了。

此时的红薯秧子,长势颇为喜人。

可就是不知道,待成熟后的产量如何。

武植对于刘老三的种种顾虑,他的心中也没什么特别好的解决办法。

毕竟他也没在这个时期,种过这种东西。

所以目前他们所能做的,便只剩下等待了。

而那自行车,则是李诫两个月以来,操心最多的一件物事。

最开始的时候,武植在勾勒自行车图纸之时,那传动结构,是以链条的形式画出来的。

毕竟这也是后世,自行车实现动力传动的主要方式。

而后来,他在与李诫、沈括、刘老三等人商议之后却发现,这链条如果想制作出来的话,其难度相当大。

到时候,即便能做出一辆原型机来,那么想要量产,其可行性也是相当低的。

而后,经过他们几人的研发与琢磨,虽然捣鼓出来以动物筋腱带动绞盘的方式,为自行车的前进提供动力。

可他们几人,在经过了大量的实验之后却发现,采用这种结构的自行车,虽然可以载人骑行,但是那爬坡能力,却叫人不忍直视。

即便在平地上骑行,速度也一直起不来。

就更别提与那些战马,比拼速度了。

李诫与刘老三二人,经过了数番钻研之后,几乎就要放弃了。

可是却被沈括的一个奇思妙想,给了他们二人,继续研发下去的动力。

那就是,采用一根动力臂连接两只偏心轴的方式,来完成力的传导。

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避免,因动物筋腱会与绞盘发生打滑,从而影响自行车前进动力的问题了。

并且李诫和刘老三二人,在这段时间内,还根据沈括的那套理论,成功的做出了一辆原型机。

而他们三个技术尖子,在骑上去测试一下之后纷纷表示,这东西骑行起来,既轻巧又灵活。

若不是想等武植回来拍板,他们早就命令手下之人大批量生产了。

当刘老三推着那辆新式自行车,来到聚义厅的时候。

武植也迫不及待地骑上去,在大厅之中转了几圈。

武植骑行几圈下来之后,对于这个时期的第一辆自行车,心中还是感慨颇多的。

不仅车体重的要死,而且骑行的速度,也比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宋:重生武大郎,逆袭成王】最新更新章节〖第437章 招揽信〗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30/230086/437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