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87 南望七(2/5)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更容易摆脱对马六甲海峡依赖的解决办法,选出新的政治局常委之后,新一届的政治局常委同意了陈克提出的解决方案。

三位暹罗执政都知道中国在柬埔寨建设炼油厂的事情,如果运油的船只不绕过马六甲,而是在克拉地峡建设一条输油管,就能节省大量的运力。中国石油运输船队只用来回在克拉地峡地区输油管西端到中东之间的运输,输油管东端只需极短的距离就能往来于炼油厂与输油站之间。

中国方面很清楚,英国不可能同意这样一条运河的开挖,即便是把英国作为股东拉进来,英国也不会同意。既然如此,一定的小手段也不得不提上台面了。

1936年3月1日,协议签署完毕。3月4日,一支运输船队就从柬埔寨到了克拉地峡附近开始卸载工程设备以及工程人员,到了6月,也就是中国参加柏林夏季奥运会的成员所乘坐的轮船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时候,中国工程兵贯穿这一带的勘探基本完成,试挖掘的工作全面展开。1936年8月1日,柏林奥运会正式开幕的那天,中国也正式确定了克拉运河的开挖线路,并且开始动工。

至于德国党卫队那从哥萨克皮帽到土耳其包头布都存在的成员,也看不出他们到底在血统上有多坚持。在德国顺风顺水的日子里面,党卫队头子希姆莱还认为下一任党卫队最高指挥官很可能不是德国人,甚至可能不是雅利安人。

海德里希这哥们做到德国党卫队副总指挥兼警察上将,是希姆莱的眼中钉。如果在第三帝国是否有犹太血统能决定命运的话,海德里希只怕早就完蛋了。

这就是德国的现状,方方面面的种种诉求集结起来,最终统一在弱肉强食对外扩张的旗帜下,展出一副光怪陆离的活剧出来。小胡子统领的这股子势力,核心要点就是强者为王,所以小胡子想在占据优势的时候与英国媾和,同时十分畏惧美国介入战争。对他们视为劣等民族的斯拉夫人极度仇视。总的来讲也就是缺乏长期战略。

执政们并没有弄明白中国想干什么,然后中国特使“软绵绵”的提出了中国的老挝省与暹罗之间的土地划分问题。当年英国与法国在解决殖民地矛盾的时候,土地划分上是法国吃了点亏。不少中国老挝省自古以来的土地现在在暹罗边界以内。中国特使认为,暹罗有必要做出一些友好的表示。例如允许中国开发这些土地,并且建设炼油厂之类的工厂。如果没有这起码的友好表示,中国也只能考虑一下自古以来的领土问题。

1936年1月,中国中国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赤色黎明】最新更新章节〖87 南望七〗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3/23858/895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