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开始(十二)(2/4)

之后,接触灾民的范围极大的扩大了。

朱三水是个读书人,却没有能够在朝廷废了科举之前考上秀才。所幸家里头也有点薄田,功名无望,种地总行。结果水灾一来,种地也没了希望。听到了人民党的传言之后,朱三水立刻感觉这股新崛起的力量绝非是“善男信女”。这年头官府都不救灾,民间力量自发的搞的这么大,其心绝非为了报效朝廷。

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都没有能够混上功名,朱三水对于朝廷已经彻底绝望。发现了人民党这个“可疑”的政治力量之后,朱三水的选择是立刻投奔。他先是去天河根据地实地查看了一番,看到那些蓝衣的队伍,也尝试着领了两次饭。他就确定这帮人与朝廷根本不是一码事。

朱三水好歹是读过书,知道空手投奔根本没用。家还有些余粮,他干脆就要求见天河根据地的领导。天河根据地的书记是秦武安。出身复旦公学的秦武案是陕西人,有着关中人特有的个性,往好了说是爽朗,往不好说是急躁。对朱三水提出的“入伙”很有兴趣。言谈中,朱三水对秦武安提及的人民革命并不理解,朱三水本来在乎的仅仅是人民党要不要造反。既然人民党要“革命”,朱三水干脆就提出,自己可以倾尽家产组织龙子湖的百姓参加“革命”。

“我们现在不是来了么?”秦武安大声说道。

这个念头并没有维持太久,朱三水很快就想开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现在这些百姓根本不是真心要造反,而是活不下去被裹挟了而已。凤阳府能有多少粮食?打下来之后也吃不了多久,更别说打下来凤阳府,百姓们哄抢完粮食财务之后就做了鸟兽散。自己根本也聚集不了多少人。

朱三水万万没想到人民党做事居然如此仗义,他当年没有考上秀才的原因之一就是喜欢听戏,喜欢看各种小说。这等要造反前,先给百姓发粮食的做法实在是收买人心的绝佳策略。心里头在感动的同时,朱三水又隐隐生出一种畏惧,人民党的这批人行事可是有条理的很。通过分粮,直接把百姓的好感给拉走了不少。朱三水号召起来这么多百姓,原因就是朱三水散了家里头的余粮。现在能看得出,人民党手里的粮食远比自己的多,加上蓝衣的队伍人数竟然超过了上千人。人家有枪有粮,哪里会把自己这个贸然投奔的人放在眼里。

见到朱三水前来迎接,章瑜大声喊道:“我是人民党的指挥官。请问这位朋友是朱三水么?”

这些事情朱三水是听人民党的其他同志说过的,不过他自己倒是将信将疑。直到看了这还粘着泥土的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赤色黎明】最新更新章节〖新开始(十二)〗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3/23858/217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