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进行时(2/4)

了。

奖惩制度施行以来,已经有不少的人得到了官府提供的钱粮奖赏,得奖的人自然喜笑颜开,没得到奖励的人除了羡慕,也在自责自个干的不够努力,让别人得了奖励,别人家的婆娘小孩可以多吃些东西,并有多一份的钱可花。

奖赏每十天进行一次,并当着几乎所有工民的面进行,官府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没有糊弄百姓,这样实实在在的事,自然更加激励民工们,他们期望接下来的日子,自己能得到那份奖赏,以能使是能得到那份不算差的钱粮奖励,改善一下家中的情况。

作为具体负责疏浚事务的别驾崔知年和钱塘县令周端每天必有一人到疏浚工地上,了解疏浚工种进展的情况,并现场解决一下事端,除了崔知年和周端这两个主管官员时常去工地上外,李弘节也经常带其他的属官去钱塘湖边瞧瞧看看。

如今这个时代的官员勤于政事,远比后世的官员来的实在,这是让王易非常高兴看到的事,他当初还怕着疏浚的工程拖上几年也没有个结果,如今看来,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从工程进展情况上来看,不出几个月,钱塘湖内的淤积物可以完全清除出去,钱塘湖将焕然一新出现在公众面前。

王易也是感慨,古时候官府编制的官员数量虽然少,远远不能和后世时候那般臃肿的官僚机构相比,但如今看来,没有现代通讯手段的唐朝,官府的办事效率却比后世时候要高上数倍。

时代在发展,但官员的素质却并没有跟着大幅上升,这让王易挺是感慨,这不是世道问题,而是其他问题,有机制,还有为官者的良心和为民谋福利的念头,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

这天,李弘节这位杭州刺史又带人到钱塘湖一带巡视,随行的包括别驾崔知年、钱塘县令周端在内的一大群人,多次被李弘节使人传去王易也跟在其中。

在与王易数次的交谈中,李弘节对这位脸上已经没有任何稚气但年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人所表述的诸多建议和见解都非常赞赏,越加的对王易的身份产生怀疑起来,再令儿子李道素多方面关注王易的情况,争取能打探到王易更多的消息。

对于李弘节来言,如今他最关注的是钱塘湖疏浚的问题,在他心里的份量,王易的身份问题自然不能和疏浚工程相比,到底这是皇帝亲自下诏同意的浩大工程,民部分拔的钱粮数不少,若不能很好地完成疏浚工程,并让疏浚后的钱塘湖发挥作用,那他想奉调回京的梦想就再也实现不了了,甚至有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泱泱大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九章 进行时〗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28/228772/67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