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江南(2/6)

“如今康国精锐齐出,仅剩下数万军队驻守都城,对于咱们来说是最好的时机!”

朱存渠心情激动道。

“殿下,卫藏与康国相差仿佛,你觉得谁会胜利?”

“应该是康国。”朱存渠思量片刻,缓缓道:“卫藏国一如蒙古,建制不全,喇嘛势大,难以集结全国之力。”

“而康国体制一如大明,文官以任,武夫守边,显然能胜之。”

“是了。”朱静点点头,分析道:“在场战事,即使是胜了,无论哪一方都是惨胜,对于军队和国势都是不利的。”

“但臣与您一样,都希望是康国胜,咱们底下的兵马虽然能上高原,但去卫藏国却是更是不利,让康国为王先驱也好。”

“待其入拉萨之际,就是我军抵达顺京之时。”

朱存渠点点头,然后望着窗外,叹道:“昔日我与父皇商议康国事,父皇言语,长江黄河尽在高原,不敢让他国染指。”

“然而我在四川窥见,一旦康国与卫藏合流,居高临下,东可以窥探四川,北可以下甘肃、安西,南向云南,其又如昔日的吐蕃一般。”

“虽然如今形势不同,但国朝绝不允许蒙古亡后,还有另一个吐蕃现世。”

“殿下说的甚是。”朱静赞叹道:“您已经得其中三味了。”

朱存渠苦笑着摇摇头:“为这场战事,四川、重庆二地已然奔走起来,运粮的民夫不下十万,显然多年的积蓄将耗泰半,若是此时一场大灾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古之亡国,没有什么比战争更快的了。”

朱静则不以为然:“殿下,川渝百姓享福数十载,也该为朝廷出力了,康藏地区纳入国土,对于百姓来说是件好事。”

“苦一苦也是应该的。”

……

逮至杭州后,西湖,雷锋寺等名胜古迹浏览了一番,朱谊汐又在民间走寻了一趟。

杭州聚各府所出,湖之丝,嘉之绢,绍之茶之酒,宁之海错,处之磁,严之漆,衢之橘,温之漆器,金之酒,可谓是百货俱全。

相较于争相种粮食的中原各省,苏南和浙江地区则钟意桑蚕,棉花,茶园,果园,药园等,从而是农、林、牧、副、渔并举,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实行集约化生产。

油菜、靛蓝、乌桕、黄草、灯草等商品作物旺盛,在北方很难见到。

如,去年普及的紫云英,在北方不及一成,而在苏州,松江府等地,则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世祖】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一章江南〗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19/219738/1181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