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换相(3/6)

全无。

“昨个有什么大事吗?”

被困在皇宫一夜,耳目皆失,阎应元迫切的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毕竟在军袍丑闻发生后,极大的打击到了朱谋,让其前阵子骤增的威望消散了不少。

某种意义上来说,朱谋、冯显宗,堵胤锡,已然处于平等位置,不相上下。

即使阎应元心思沉稳,但到底是经不住那般的诱惑:

这可是首辅啊!

大明三百年,除了崇祯朝十七年换了十九个首辅外,其他各朝加一起也不过是八十来人。

换而言之,崇祯皇帝十七年,废了大明差不多四分之一的首辅,也是够厉害的。

朱谋这一年都没稳当,而前明时杨士奇任达二十一年,差距太大。

不过细细一想,赵舒连任十余年,也算是厉害了。

这玩意越想,他越是没有睡意。

这时,忽然下人传报,其好友冯厚敦来访。

若是别人,阎应元直接一拒了之,毕竟神思迷糊,值守之后是惯例不见客的。

但冯厚敦却不同,其是江阴训导,与他一同守城,拒清兵于城外多日,从而等到皇帝兵临南京,解救了江阴之围。

可以说,两人是共患难的交情。

俩人的身份都差不离,都是举人出身。

不过阎应元强上一筹,为副榜举人,而冯厚敦却只是普通的落第举人。

所以在授职时,阎应元掌管一县司法,为典史,而冯厚敦却只能为教谕之副的训导。

依托当年阻挡数万大军的守城之功,阎应元步步高升,已至内阁群辅。

而冯显敦则官运差了些,如今只是为山东巡抚。

在皇帝有意无意的安排下,官场上六十致仕成了潜规则,除了圣恩,不然很难免除。

冯显敦此时五十有六,还是有希望的。

尤其是这希望还在内阁。

一想起这位曾经的同僚上官已经是阁老了,冯显敦胸中就有一股抑制不住地冲动:

我何时也能如此?

“冯兄,你这是?”

出现在阎应元面前的,则是一清瘦的身影,长袍布靴,戴着毡帽,衣着简朴,但却自有一番气度。

“回京述职。”冯显敦露出笑容:“昨个晚上递的牌子,三日后陛见……”

皇帝时间太紧,排不过来。

阎应元却心知,皇帝这是忙着钓鱼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世祖】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三章换相〗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19/219738/1145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