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代州(3/6)

,惹得后者哈哈大笑。

陈英与石勇相视,都觉得自己还是不够用心。

而在一旁,许多手中拎着点心的白役,后悔不迭,还是晚了一步。

待陈英离开了字铺,耳旁就已经隐隐约约传来了冯翔的打呼声。

这让一旁的石勇羡慕不已:“咱什么时候也能成了真正的衙役。”

“等吧!”

陈英心中何尝不是羡慕嫉妒,他酸溜溜地道:“就盼着他们有一家出了秀才,或者绝了嗣,亦或者恼了大老爷……”

石勇越听越不是滋味。

衙役虽然地位较低,但也只是相对于那些科举出身的官老爷。

衙役们如今编入民籍,子孙可以正儿八经的考取功名,但有得必有失,其编制就不再是铁饭碗。

朝廷有规定,但凡有人取得秀才功名,其父、祖、兄,都不得担任衙役之职。

如此一来,就经常能够空出位置来,让朝廷进行安排,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加强中央集权。

吏部贯彻圣谕,将地方胥吏的位置四分。

三成为退伍兵丁,三成为省试安排。

另外三成,基本是属于父死子继那一套了。

剩余的一成,则是知县任免,属于其特权了,毕竟人家也是需要一些自己人。

至于为何保持父死子继,无外乎是为了维持住衙役的整体素质。

衙役子弟自幼熏陶,对于衙门的规矩,地方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如果都是一些新人,对知县控制地方就难了。

例如仵作,没点专业性还真不行。

所以目前地方上的胥吏,世袭的只是保持一部分比例,而且还越来越少。

白役们也有了盼头。

虽然是临时工,但衙役的选拔一般是他们之中挑选。

顶着大太阳,陈英实在遭不住,逛了一圈之后就找了个凉茶铺子,直接坐下:

“来两杯凉茶。”

“好咧。”小儿很识趣,不仅上了两杯凉茶,还上了两碟点心。

二人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点心,望着忙活生计的百姓,一时间倒是悠闲。

“听说了吗?山东那里出了大案子,有人谋害朝廷命官,皇帝老爷大怒,杀的人头滚滚啊……”

“瞎说,公报上说也只杀了几个人,哪来的人头滚滚——”

“你这就不懂了,这是为了安民心,私底下不知杀了多少人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世祖】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四章代州〗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19/219738/1090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