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38 建业(3)(2/3)

意味深长的举动还是有些不解:“投降就投降,摆成这个样子是做什么的?”

相比于孙承彦,政委刘刚显然有文化得多:“这叫负荆请罪。意思是他们知道错了,已经自己惩罚自己了,希望我们能看在他们认错态度诚恳的面子上,饶过他们。”

显然,建业城内的荆条数量不够这么多人背的,很多人后背上绑的都是普通的树枝。但是孙承彦没心思细细注意这些,他轻哼一声:“……以为这样就可以逃过人民的审判?”

吴国群臣全都跪在地上:“罪臣某某某……迎接王师……”

一个还在不断扭动的**袋被仍在孙承彦的面前,几位白发苍苍的打着赤膊的老臣跪在地上:“有关于大清剿……全是孙权一意孤行,肆意妄为……我等群臣死谏规劝,却无能为力……如今孙权已经畏罪自裁,不能伏法以平民愤……这是吴国太子孙登,愿以命为其父赎罪……”

孙承彦鄙夷地皱了皱鼻子,并没有说话。这群世家大族在那场不光彩的大清剿里扮演了什么角色,李定早就为大家分析得一清二楚。就算这些世家不是凶手,也大多以廉价赎买了大量田地,也算是大清剿扩大化的间接凶手之一。

像是诸葛家那种爱惜羽毛、并没有掺合进大清剿的世家只是极少数。孙承彦厌恶地挥挥手:“都带下去,集中看管!”

“是!”

孙承彦望着眼前这座已经门户大开的建业城,轻轻松了一口气。他并不想大规模使用火油弹,将这座江东的经济中心付之一炬。如今建业城愿意开城投降,也算是避免了孙承彦的良心受到谴责。

“进城!”

……

孙承彦部在建业城逗留了三天的时间,充分掌握了城中的粮库、国库、武库以及大量的典籍和文件。很快,来自涪陵郡的一大批年轻人便赶到了这里,他们是来对吴国遗留下来的大量文件进行清点和统计的。

当初攻入成都时,工农人民军就没有保护文件这方面的经验,以至于损失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这些文献清晰地记载着国内的矿山位置、人口情况……由于遗失了这些文件,在整顿重建益州的时候,同志们花费了许多本可以节约的人力物力。

如今孙承彦有了经验,第一时间将吴国的官府文件封存,并且还派了一部分战士站岗保护。汤和从涪陵郡派来的年轻干部们很快便顺利入主了建业,开始了系统地整理。

至于城内的众多世家,虽然他们是主动投降,但是肯定也难逃人民的审判。如今扬州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赤色三国】最新更新章节〖238 建业(3)〗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19/219425/240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