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40章 修士的伦理观(2/3)

世界的泊来宗教,在地球界借阿三国之名立足,慢慢向周边发展,在众多本土教派的夹缝中求生。

但别看佛教通过不断的钻营,并大肆改良教义以迎合华夏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在华夏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并不会被高傲的华夏修炼界计入本土宗教之内。

随着佛教在地球界的发展,分化出多个不同的流派,其教义也各不相同,有些甚至大相径庭,南辕北辙。

但从其本质来讲,它是一种挂着修神教派的幌子,最高目标则是要引导信徒进入佛国,从此脱离这方宇宙的轮回,并失去自我,永远为佛国之主提供纯净信仰之力的邪教。

当然,这个“永远”是相对的,与西方的一些教派一样,信徒们在佛国(天国)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九世,否则的话,宇宙意志是绝不会允许这种行为的存在。

正因为如此,所以佛教希望自己的信徒都能清心寡欲,全心信仰佛主。人伦之乐,是削弱宗教信仰的大敌。佛教虽然不敢明着限制信徒们的行为,但也绝不会鼓励。

道教和佛教都有出家之说,但道教的出家只是为修炼提供一个安神静气,减少外界影响的环境,可以婚嫁,也不禁人伦。

佛教的出家,则是让人彻底清心寡欲,忽视人的欲望和本能,直至失去自我,为以后进入佛国做准备。

佛教想要培养的,是一批批没有思想,只会全心提供纯净信仰之力的动力源;道教则是鼓励自由发展,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两者相比,高下立判。

难怪具有悠久传承的华夏修炼界看不起佛教,任何目标远大,直指大尊之上的传承,可以宏大,可以诡异,甚至可以弄险走偏门,但终究是要帮助修炼者突破自我,达到更高的层次。

而佛教传授信徒修行之法,并宣传人人可以成佛,但实际却是在批量培养动力源,使得信徒们更好地为佛主服务。

这种做法,有悖于华夏修炼界的传统,因此华夏修炼界即使平日可以与佛教和平共处,但从传承的本质上讲,两者却是背道而驰,毫不相同。

佛教为了发展,分成了各种流派,数量远比历史更为悠久的道教要多。

佛教对于男女双修、阴阳和合的态度,除了个别参欢喜禅,纵情肉欲的流派之外,大部分都是持反对态度。

主要以道教,或道家思想为根基的华夏修炼界,更讲究道法自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跨界修真者】最新更新章节〖第440章 修士的伦理观〗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19/219102/440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