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章 缘分(3/6)

京就给皇帝上疏,说镇压流贼不难,难在根除流贼,国家之患,莫大于民流而上不恤。

入阁三年,他跟各地督抚写信,也多次着重提醒,招抚流民,就得做好分辨和安置工作,分辨出谁是真叛贼、谁是被胁从的流民,分散安插在什么地方、这些人的衣食从哪儿出,不做好这个工作,人家终究还会造反。

这句‘国家之患,莫大于民流而上不恤’,在他给崇祯的奏疏里原封不动出现了两次。

这其实跟指着鼻子骂人一样。

崇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不喜欢他的。

而钱士升是早就不喜欢崇祯了。

他觉得皇上对待流民问题急躁到吓人,一边杀旧贼首、招抚旧贼众,一边增饷加税,创造新流民。

你搁这儿募兵呢?

劝不住,没招儿。

皇上天天为钱发愁。

钱士升研究了北京的运河,在齐化门与通州之间,有条通惠河,是元代郭守敬修的小运河。

这条河专运漕粮,每年四百万石南粮北运,屯于通州,其中一百六七十万石从通州运入京师,走的就是这条通惠河。

船运花不了几个钱,但走陆运,这批粮食的脚价就贵了。

到大明,永乐年间堵了,因为没水闸;正统年间修了水闸,水源又有问题;嘉靖朝解决了水源,风水又有问题。

好在嘉靖不信风水,他一个总掌五雷大真人被雷劈了三大殿,能写出《火警或问》号召百姓别信天人感应那一套,能信什么风水。

再说了,风水师什么东西,能比他个神仙还懂风水?

硬修,通船当年就省了十一万两的脚价银。

到万历朝这河道又堵了。

万历年间大运河堵了都不奇怪,别说这只有四十里长的小运河了。

一直堵到崇祯朝,每年从通州运入京师的粮草,在脚价的运费支出少则数万多则十余万两。

钱士升寻思这钱不每年往外白扔吗?

他要重新疏浚通惠河,经过计算,也就花几百两银子的事,俩月就能把事办好,每年船运剩下的钱干啥不行?

京中的风水师又出来了,说白浮引水有损皇陵。

道君皇帝都不在乎的风水师,天天哭穷的崇祯皇帝在乎,修不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顽贼】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三十章 缘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16/216633/736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