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七十章:治国平天下(2/4)

依旧还是大为不满意,虽然比之京城的三十四万吨已有了超越, 而且这个数字,其实是超越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1810年的产量的。

可辽东对钢铁的需求,依旧还在井喷式的增长。

作坊的机械需要钢铁,武器、铁路、舰船需要钢铁,以至于辽东当年竟还从关内进口了足足十三万吨的钢铁。

又因为需求实在巨大,投资钢铁几乎已成了一本万利的买卖,因而如今但凡能建起钢铁作坊的, 无一不是巨富。

关内大量的人口,似乎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大量流入的人口,也开始大增,尤以山东、宣府一带最是盛行, 这人口移入,已是蔚然成风。

这自然也引起了朝中的一次大讨论。

这一次讨论是在次年进行的。

年初的时候,宣府、山东两省巡抚会同布政使上奏,说是逃户日众,竟有阖族迁徙,以至乡间人口凋零,十室九空。

这些话,当然有夸张的嫌疑。

不过也确实说明了此时的窘态。

其实新政各省都实施了,只是历史惯性就在此,说穿了,就是新政实施不彻底,譬如名义上土地是分了,可士绅仗着罗织的关系,依旧在乡间有着极大的权柄,他们甚至通过控制水源来控制乡民的收成,又或者借宗族的名义,依旧还摆布乡民。

对于乡民们而言,大多却是愚昧无知的,毕竟绝大多数人大字不识,朝廷的新政是什么,他们一无所知,起初分了土地的,很快就发现,自己耕地的工具不足,不得已得去租借,又或者,水源被人操控,又不得不去求告。

到了收成的时候,粮价却被压到了极低的地步,而种粮所需粮种以及其他工具,价格却是暴增。

这种情况之下,许多人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结果这个时候,辽东那边诸多的消息传来,于是乎,索性大家不陪你们玩了,因而闯辽东者甚众,原先那些以为操控了粮价和水源的士绅们一下子傻了眼。

他们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人……原来是会跑的。

这一跑,就真玩砸了。

关于这一场大议,新任的首辅大学士孙承宗主持,其余内阁大学士刘鸿训,以及内阁大学士李起元二人的看法也很不同。

各部尚书、侍郎,包括了御史、翰林们,可谓是摩拳擦掌。

一开始就充斥着火药味。

而天启皇帝的态度更加值得玩味,他没有表态,而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锦衣】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七十章:治国平天下〗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14/214853/827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