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七章:敢在朕面前张狂(2/4)

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位极人臣的时候,人往往很爱惜自己的羽毛,也很在乎自己的名望。

可复社如此巨大的左右舆论的能力,足以今日让你名满天下,明日便可以让你遗臭万年。

可怕的是……当时许多的御史言官,还有诸多的地方清流,几乎都以复社马首是瞻。

若是有人违拗复社,这就意味着,从此之后,你不但遗臭万年,你的家族也会受到牵连和影响,你在任上,就算做了再多为国为民的好事,最终也会被人指斥为奸贼。

同样的道理,你若是听从他们,不但你立即声名鹊起,从此成为天下人仰望的存在,且人人称赞,无论你多么的下流卑鄙,又贪墨了多少的钱财,你也是忠臣,是名垂千古。

朝中之人,为了名望,争相为复社办事。

以至于连后来的内阁首辅大学士周延儒,居然也是被复社之人推举上去的。

这复社的规模不但巨大,而且组织已开始日渐的严密,再不似当初的东林党一般,不过是松散的联盟。

他们凭借着各种关系,吸纳大量的社员,却又对社员的门槛极为严格,不但要求有功名,而且还会进行考察。

这些人……通过科举,一窝蜂的涌入官场,又通过操控舆论,左右局势,这复社的首领,也确实直接可以操控官员的升迁和罢免。

此后,这些人在南明,更加猖獗,他们疯狂的相互与其他的读书人相互攻讦,但凡是他们不满意的大臣,立即制造舆论,进行更替。

而他们推举出来的大臣,也往往不得不迎合他们,这些人某种程度而言,也是明朝灭亡的一大原因。

他们加剧了党争,以至于在当时,为了党争,已经到了不问是非,无关黑白的地步,甚至是建奴人已杀到了城外头,还出现了彼此之间相互攻讦的可笑事。

张静一原本以为,那所谓的复社,在这个时候,可能还不成气候。

毕竟这时是天启朝,不是崇祯朝。

魏忠贤坐镇,朝中不至于让一群读书人渗透成了筛子。

可现在……他却意识到……可能真的已经是筛子了。

不过细细一想,其实也可以理解,所谓的百官,都是士子出身,背后是一个个士绅的家庭。

哪怕是投靠了阉党的所谓大臣,难道他们就真的一点也不顾念影响,不担心自己的家族,在地方上抬不起头来吗?

毕竟……他们不是张静一这样的武臣,一旦被群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锦衣】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三十七章:敢在朕面前张狂〗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14/214853/594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