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北上(2/4)

然清楚王番这时候不可能有多信任他们,心情多少有些复杂,却也庆幸他们早一步找徐怀交了底。

要不然他们两头都捞不着好,才绝壁尴尬。

…………

…………

岢岚城内借搜查敌间事已经执行宵禁,夜色笼罩下的长街,除了夜巡的兵卒外,空无一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长街两侧的宅院里不时传来压抑的哭泣声。

徐怀他们举着四五十支松脂火把,将队伍前后照得通明,也能看到有些宅院院门被砸破,有些血迹洒在门槛、楣框之上。

有葛伯奕、王番签署的调令及银牌令箭,队伍费了一番功夫从西东门出来,沿着驿道北行,很快赶到约定会合的地点。

这是汾水畔的一个渡口。

早年汾水清冽,两岸皆青山绿野,水势湍盛。

从两汉到隋唐年间,历朝都极注重汾水两岸堤坝的修缮,也不时会费巨资疏浚河道,使得数百年间从岚州到太原,以及从太原远至关中的汾水,都是河运繁盛。

到大越立朝之初,太祖皇帝为攻陷晋阳(太原府),引汾水灌淹,不仅使这座千年古城毁没,沿岸堤坝也尽数被摧毁。

而当时岚伐以北的燕云故土就已经尽数落入契丹人手里,岚州作为边州,朝廷从来都只注重考虑军事防御,再无意费心去经营民生。

不仅管涔山最盛时牧养数十万牛马的天然山地草场被废置,也不再疏浚从岚州往太原、横穿吕梁山的水道,堤坝尽毁,每逢暴雨也携裹不计其数的泥沙浸灌河道。

一百多年过去,曾经舟楫极盛的汾水上游,河道淤堵不堪,唯有秋夏时能置小船木筏,冬春则以土桥为渡,有些河段甚至可以赤足渡涉。

目前汾水上游河段还有一些渡口,主要也是用于两岸商旅车马的摆渡通行,再也看不到隋唐时河运繁盛之景;从太原往岚州的粮秣运输,也主要依赖于驴车。

葛钰已经率五百骑兵,簇拥曹师利等人抵达此处。

这五百骑兵都是葛伯奕身边的亲兵,上百支火把映照之下,五百人马也显得极为人多势众。

这一刻除了萧萧马鸣与流水之声相和以及细碎甲片簇动的声响,却没有兵卒交头接耳,都安静的等着朱沆带领监军使院的人马过来会合。

这给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将军好凶猛】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三章 北上〗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14/214591/210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