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章 孙氏双壁——荀、郭二臣(2/4)

将立刻称赞“主公神威”“主公才华过人,我等不及”这类的拍马之言。

“不可。”麾下一将军上前反对:“大人,分兵三路是大不智之举动,只会给对方各个击破的机会。策闻家父时常提醒‘天下士兵,以孙灿军最为精锐。人人都可以一当十。’大人,不可贸然出击。”进言之人,却是孙策、孙伯符。

孙坚战死时,孙策才十七岁,但身怀血仇,又复仇心切的他立刻前去寿春求见袁术。要求将袁术孙坚旧部还给他。

袁术不舍得,便让孙策去丹阳募兵,在舅父吴景以及堂兄孙贲的帮助下,募得精兵数百人,不过不幸遭到泾县大帅祖郎的袭击,此时的孙策还是个二愣子,不但招募的兵勇全部死光,自己还差一点丢了性命。

孙策不得以,又去袁术那里相求。袁术见他确实神勇,在加上孙坚旧部并不听从他的指挥,只好将孙家四将,还给了孙策,并收他在麾下效力。

其间,孙策苦读兵法,孙家四将各个都是将才,经常向他们请教征战之道。刻苦,在加上一份天分,让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将军,已经有了过人的见识,他一眼就看出了袁术分兵的弊端。

可是,孙策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喜欢直来直往,因此,他直接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指责袁术的不对,说袁术大不智。

试问,好面子的袁术如何能够接受的了,当即斥道;“黄口小儿,未领一次兵,未打一次战,安懂领兵之法,带兵之道?”

孙策重来也没有认袁术为主,也重来没有这个想法,既然你不听我的,那我不说好了。反正也失败也不能怪在我的头上。想着,心中却对孙灿有着一种莫名的好感:“他究竟是什么人?不过大我五、六岁,竟有如此名望。还两次救下父亲,并且得到父亲的百般赞扬。就连四老可他也赞不绝口。他到底是什么一个人物?”

抱着这个想法,孙策加入了袁术的本部,跟随他一起出战汝南。

***************************

袁术分兵三路的消息,早有流星探马传到汝南。

孙灿包括麾下众将各个都觉得不可思议,随即齐声大笑。

孙灿站高堂上放声大笑,袁术有兵十万,而他才两万五千。因此,所有的人对此战,都不敢掉以轻心,众人都知道袁术不智又无德,因此才决定可以向他下手。却没想到,袁术竟会乖乖的将七万大军拆成三路,这不是摆明的送胜利给他们吗?当即说道:“袁术小儿如此不智,我等也不需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王者】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章 孙氏双壁——荀、郭二臣〗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10/210968/127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