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3章 神秘蚁巢(3)(2/3)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族、0族。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年发明,被称作是宇宙的源代码。

记得主角时候看过一部科幻,人类遇见了外星人,但是双方语言有障碍无法沟通,就是靠着化学元素周期表开始进行一步步的语言翻译的。这张元素周期表,也可谓是全宇宙通用的语言。

又一个新挖掘出来的图形,主角过去一看,是一个非常像电子云的图案,或许就是电子云图案。

电子云就是用黑点疏密来表示空间各电子出现概率大的一种图形。电子在原子核外很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其运动规律跟一般物体不同,它没有明确的轨道。根据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观测者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出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速度,也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因此,人们常用一种能够表示电子在一定时间内在核外空间各处出现机会的模型来描述电子在核外的的运动。在这个模型里,某个点附近的密度表示电子在该处出现的机会的大。密度大的地方,表明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会多;反之,则表明电子出现的机会少。由于这个模型很像在原子核外有一层疏密不等的“云”,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电子云”。它是1926年奥地利学者薛定谔在德布罗伊关系式的基础上,对电子的运动做了适当的数学处理,提出了二阶偏微分的的着名的薛定谔方程式,这个方程式的解,如果用三维坐标以图形表示的话,就是电子云。

&am;lt;b/&am;gt;  而在另一侧的发掘现场,主角看到了一个星系图——也许就是太阳系。

这张星系图由一个巨大的恒星和九个围绕其旋转的行星组成,其中第五个行星特别巨大,第六个行星有着行星环,第四个与第五个行星之间有无数密集点代表的行星带,这都与太阳系高度一致。

但不同的是,主角所处的那个年代,已经把冥王星踢出了九大行星的范畴,太阳系被认为只有八大行星。而在这张星系图里,第九大行星的那个圆圈不比王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蚁的世界】最新更新章节〖第103章 神秘蚁巢(3)〗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138/138834/709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