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康宗篇8 侯府键政(1/6)

在垂拱殿内外宫人低眉屈腰、谨小慎微的恭送下,慕容太后快步走出,脚步匆匆,行走带风,丝毫不见平日里母仪天下之风姿。

只需看面上气势便知,太后震怒了,而发怒的原因,显然是针对皇帝刘文澎的。

起因倒也不复杂,鉴于王玄真出镇山阳留下的都察使职之争,迁延已久,未有定论。朝中各派势力争夺,冲突愈剧,近来已到相互攻讦、中伤的地步。

眼见人心混乱,朝局不稳,慕容太后对此“痛心疾首”,于是灵感一来,无法再安居慈明殿,前来寻皇帝,向他推荐一个合适的都察使人选。

而这个合适的人选,正是回京述职的川东道都指挥使慕容德琛。曾经显赫无比,并且持续享受荣华的慕容一族,在过去的一年内,至少在朝廷中枢层面,是受到打压的。

“移宫案”既是这种打压的开端,也是高潮,以鲁王刘暧为代表地宗室,以尚书令张齐贤为代表的辅臣,他们联合起来,最基本的诉求就是阻止慕容太后无端干政。

同时,还有那么一批在大汉帝国体制内掌握着不小话语权的功臣勋贵,他们或者对慕容太后粗暴干政的举动感到排斥与不安,或者就是单纯地不想看到慕容氏在朝廷一家独大,虽少言语,但暗中却用实际行动支持着对慕容氏的压制。

当然,这种限制也是有极限了,除非帝座上坐着的不是流着一半慕容氏血脉的刘文澎。因此,虽然在帝国中枢,慕容氏被死死地压制住了,但在全国范围,在帝国军政里外,慕容氏子弟、亲戚、旧部、门生依旧充斥其中。

要知道,仅仅先卫公慕容延钊便有子女十余人,即便不是所有人都有慕容德丰的见识与才干,这么多年下来了,在世者在各地依旧不乏道司州府级别的任命,其中还不乏实权重职。

对慕容氏打压最明显的一点便是,当代卫公慕容惟贞(慕容延钊嫡孙,二代卫公慕容德业嫡长子)便被排斥在朝廷外,任凤翔知府。

而对于这种现状与局面,慕容太后是深恨之。不过,经过一年以来的挫折教训,慕容太后倒也不似平康元年那般急躁,多了一丝稳重。

这份稳重则表现在慕容太后对朝局的要求上,她已经从慕容氏独掌大权,降低到政事堂中有一席,此前慕容德丰的位置,正好由慕容德琛这个血脉兄弟补上。

当然,慕容太后也是看准了朝局变化,依旧皇帝亲政的趋势,依平康三年初大汉中枢的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汉世祖】最新更新章节〖康宗篇8 侯府键政〗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125/125671/2124.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