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6/7)

,领头的人被差役带走,剩下的人则各自料理伤员......

这样的血腥的械斗,对于来自京畿的曹永等人,是既震撼,又惊悚。都说江南水乡,风花雪月,怎么斗起如此狠辣,若不是眼前的繁庶之景,曹永甚至怀疑自己到了一个刁民遍地的偏远之所......

这样的械斗,显然不是第一次,从水兵、差役那熟练的控场手段与高效的处置,以及周边地方虽然关注,但习以为常的表情,就可窥一二了。

毕竟是常年在京中行市奔走的牙郎,震撼之后,曹永也就意识到了,就像京城里一般,在那喧嚣繁荣的背后,在朱门权贵目不斜视的阴沟暗角,有太多残酷、罪恶的东西......

而发生在松江大大小小的械斗,除了码头上讨生活的帮派势力斗争,往大了讲,甚至可以说是苏、秀二州之间的角力。

松江流经苏州,注入长江而入海,而下游松江一段,正是苏、秀二州的州界。

从海外贸易兴起,到朝廷设立上海务,再到松江沿岸的大发展,利益越来越大,所引起的利益之争自然也越来越争斗。简单地讲,苏、秀两州都想将松江之利揽入自己怀里,独占其利。

秀州这边认为,苏州已有长江之利,不应该再贪图松江,曾提出,要么将松江下游地北岸的土地划到上海境,要么苏州不在北岸开辟商埠、码头......

然而比起秀州的算盘,苏州的胃口可要更大,直接建议两州合并的,把秀州划给苏州。

这个建议,道司那边当然不可能同意,首先金陵那边就强烈反对,江南诸州,一个苏州就已经很能打了,还要把秀州吞了,尽占两江之利,置我堂堂首府于何地,想得太美了。

很多时候,矛盾只会愈演愈烈,苏、秀之争便是如此,从水利、港口之利,后来又渐渐演变成产业之争。

秀州棉产业的崛起,首先对苏州的传统纺织印染业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苏州的棉纺织水平也不低,产业也相当庞大,同样有大量商民压在上边,你秀州要做江南棉业中心,苏州岂能坐视不理。

而这种争斗,当然不可能停留于口头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两个官府意志,两股商业意志,相互角力,阴谋诡计,明枪暗箭,是层出不绝,演变到最后,在沿松江一线,上千人的械斗都发生过。

一直到当年寿国公李少游到任金陵,又爆发了一场械斗,苏州棉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汉世祖】最新更新章节〖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125/125671/2098_6.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