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5/8)

严刑峻法,甚至搞株连族灭,只不过,要“碰”到才行。

......

雍熙三年,秋七月,盛夏的尾巴勾出秋老虎,天气还有足有几分炎热的时候,銮驾起行,开始了刘旸皇帝生涯中的第一次正式出巡。

虽然如山堆叠的奏章几乎把刘旸淹没,各地纠察成果也很显着,利好的消息如雪片般呈至洛阳皇城,但刘旸仍旧想着亲自出去走走看看。

当然,这也是在朝政稳定,国家益安的情况下,刘旸才敢动此心思,否则仍不敢擅离京师。

出巡计划定下,对于出巡可能造成的影响,刘旸也是尽可能考虑周全,尽量不给地方添麻烦。

出巡费用,国库只承担正常的官员俸禄,官兵饷银,军辎供应,其余用度开销,悉由少府支出。为此,刘旸直接批了一百万贯钱,当然,在他的计划中,这些钱可不全用作行营所费,而是考虑到对一些贫苦小民的施恩降惠,以及地方清正官员、德义之士的嘉奖等等。

随行人员,刘旸也是务求精简,官兵只有三千大内军,由李继和统帅护驾。由于当初李继和报信的“忠勇”表现,刘旸登基之后,给足了汇报,一跃从大内十六营中脱颖而出,直升为大内军都指挥使,这可是正三品的军职。

李氏兄弟所受恩宠之盛,也由此可知,不过也正因如此,他这个大内军都指挥使注定做不久。

至于随驾臣子,主要有四人,内阁学士王旦,宰臣是都察使韩徽,赵王刘昉,以及才成婚不久的皇长子、汝阳公刘文涣。

关于刘文涣的亲事,在京中还一度引发轰动,倒不是婚礼排场有多奢华宏大,也不只是他皇长子的身份,还因为他结亲的对象——常潆,在京中名气很大。

常潆出身自然不是普通人,真要说起来,就得追溯到其曾祖父常思了,那是高祖的从龙之臣、开国元勋,郭威都得呼之为“常叔”的老贵,虽然后来因为贪戾不仁、违法乱制,被世祖皇帝处置了。

但是资历毕竟在那里,又始终维持着与郭氏之间的亲密关系,老常思死后,虽然日渐没落,但郭威在世时,念着早年的一份香火情,也颇多照拂。有才者,还是予以支持提拔,就比如常思之子常炬就曾做到汾州刺史。

至于刘文涣娶的常潆,则是当代常氏家主常琨的嫡女,常琨的官很小,只是个工部员外郎,但常潆则十分不凡,名气比他爹甚至远比他曾祖要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汉世祖】最新更新章节〖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125/125671/2095_5.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