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太宗篇31 报纸、成都之围(5/7)

杀不尽......

事情还得从去岁双流之战后说起,王小波战死之后,余部四散而逃,按理说追剿残寇,讨灭余党,乃是水道渠成的事情,即便有些波折,费些时间,最终川蜀都将重新恢复平静,回到过去的秩序下。

但是,个中的波折之大,出乎了所有人想象,而由起义军重新卷起的巨澜,几乎把整个成都平原给淹没。

这其中,官军的过分逼迫,是很重要的直接原因,很多将领,为了战功,为了升职加官,不许起义军投降,甚至有杀俘的举动,至于抢夺抄掠什么的,简直就是温良之举了。

双流之战起义军虽然失败,但蜀中旁户、贱民的怒气可还没有彻底消散,而官府官军逼迫更甚,于是在愤怒而狂热的氛围中,“二次起义”爆发了,领导者正是王小波妻弟李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双流之战后,他一路收拢余部,逃回青城,其后率领数千人,西攻邛州,被其一举攻克。

邛州固然贫瘠闭塞,当更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反而成为其扩充势力的良所,早在王小波举事之初,那里便有汉夷百姓响应,只不过被迅速扑灭,而在李顺大举西攻之前,那里对现状不满的贫民早就蠢蠢欲动了。

因此,入邛州的李顺军,不仅暂时摆脱了官军的追剿,得到休整,随着其延续王小波“均贫富”主张的展开,还获得了大量兵源,邛州的穷苦百姓,踊跃加入,共抗苛政,数日之间,在李顺麾下竟然聚集了两万多义军。

而闻李顺在邛州复燃起义军,被官军迫得降无所降,避无可避的王小波残众们,也纷纷入邛投奔,一时间,起义军声势再起。

至于官军,也终于从捞取战功、钱财的兴奋中清醒些许,上官正命令此前表现不错的四州巡检使张玘率军前去征讨。

这一回,或许是又犯了轻敌的毛病,张玘竟然在进军途中被李顺打了个埋伏,不只损兵折将数千人,本人还被起义军射杀。在战败张玘这一波征讨军后,李顺也彻底扛起了川蜀起义军的大旗。

有鉴于王小波的失败教训,李顺不敢再逗留邛州,那里无法养军,官军主力还在附近的蜀州。

于是,李顺采取了流寇战法,从邛州始开启流窜作战,一路南下迂回,围绕着成都平原,展开与官军的斗争。剑南南部,眉、嘉、陵、戎、资州等地区,被他蹿了个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汉世祖】最新更新章节〖太宗篇31 报纸、成都之围〗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125/125671/2092_5.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