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院试风波(一)(2/3)
是小小得意的。 翠湖诗会中,大宗师已经记下了他的名字,这院试案首怕也是囊中之物了吧。 谢慎如是想着,竟然没有注意到发卷的公人已经走到了号舍前。 “你的试卷!” 谢慎愣了片刻,连忙冲公人拱手,赔笑着结过试卷。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没道理跟一个小小公人置气,等到取得了秀才功名,这些人还不定怎么巴结自己呢。 将笔墨、砚台从竹篮中取出,谢慎深吸了一口气,才缓缓将题纸展开。 这院试第一场考的是时文,第二场、第三场却考的都是试帖诗,这实在是少见。只能说大宗师是个十足的诗词控,对吟诗作词有特殊的偏好。 因为时文只考一场,故而文章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打开题目一看,谢慎直接乐了。 “得道者多助”五个大字赫然出现在题纸中央。 要说这个题目,谢慎可是太熟悉了,后世不论是中学课文还是大学论文,这个题目都经常出现,谢慎也早已把其研究透了。至于和此题相关的八股文,谢慎因为撰写论文的缘故,也查阅了十数篇。 题目出自孟子公孙丑下。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在谢慎看来以此立论绝对是最合适的,他完全是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态势审题破题,其中快感自然不必说。 用后世一句流行的话说,谢慎已经不是在考试了,而是在享受考试。 想不到小三关的最后一关院试,题目竟然如此简单! 谢慎提笔蘸墨,挥毫便写了起来。 “观道之致乎助者,而已尽古今之大局焉。夫道诚在我,则不期助而助自多焉。此以伸人和之说,而要亦审乎大势如此。” 这开篇一句,谢慎便点出中心。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而集注中也说,“天时,谓时支干孤虚王相之属地。地利,险阻城池之固也。人和,得民心之和也。” 谢慎这么写,紧扣孟子和集注,入口气代圣贤立言,便是再严苛的人也绝对挑不出错来。 紧接着谢慎承题、起讲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写了一百余字。 “尝观英杰之主有大事,则臣子正名以导之。夫亦隐其道之有用于人心而已。况圣贤有救世之本量,则比德度务之时,不事阴行鼓舞而景企广而暨也。苟不审道之所以得也,而必谓在险而不在德也,可乎哉?” 从进入号舍到写完整篇时文,谢慎才用了半个时辰。 正在谢慎思考要不要交卷时忽然听到号舍外有公人呵斥的声音。 由于谢慎所处的号舍在考棚中段,故而直到公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寒门首辅】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一章 院试风波(一)〗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11/11647/7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