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私钱(2/3)
了,他们要的是钱,给他们钱就好。” 几个恶痞跟着三人朝城东的钱庄而去。 钱庄是在明朝出现,明中叶后其在各府县日趋普及。 简而言之,钱庄有两个用处,一是兑换金银钱钞。金银自然不必多说,这钱指的是官府下发的铜钱,钱庄在给主顾兑换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官府的规矩。 当然也有铤而走险者用非官府渠道的银钱进行兑换甚至私自铸造钱币。至于宝钞虽然也可以兑换,但没有哪个人傻得去兑换这些废纸。 虽然大明官府一再强调宝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宝钞四贯准黄金一两。但实际执行起来,没有人喜欢这种毫无安全感的宝钞。久而久之,商家不愿意收,百姓不愿意用,所谓的宝钞真真变成了一堆废纸。 所以,纸币在大明朝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流通。 相较于官府下发的官钱,私钱的流通更为普遍,在钱庄若是有些关系也可以换到大量的私钱。在实际的使用中,这些私钱一样可以进行流通,且由于兑换比例较高,受到不少商贾的青睐。 朝廷官府虽然三令五申钱庄不得使用私钱,但却是屡禁不止,久而久之当地官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要钱庄不闹得太过分,他们也不会出面制止。 当然这其中钱庄免不了要向官府交一份孝敬的银钱。这在钱庄看来只要能够保得平安,这钱花的便是值得。 除了兑换银钱,钱庄还靠放债获利。这个相较之下便简单了不少,也没有什么风险。 虽然余姚距离绍兴府并不算远,但若是骑快马也要一个整日。谢慎为了确保没有意外发生,随身带了一张类似会票的票据。事实上,明代大宗商品的贩卖都需要会票来支持。毕竟在明代治安并不十分好,随身带那么多银钱是会招来祸患的。 谢慎将《石头记》得来的稿酬一多半放到了水芸和大嫂那里,剩下的都存到了一家名为会兴堂的钱庄中。 凭着手中的票据,谢慎自然可以在绍兴府的会兴堂取到银子。 到了钱庄外,谢慎转过身冲那几名跟着的恶痞道:“我要进去取银子了,你们先在外面等候片刻。” 一名恶痞皱眉道:“你小子别耍花招,那陈家小娘子还在我们手上。” 谢慎不再理他,径直走进了钱庄。 少年一进会兴堂,便有伙计热情的上前招呼道:“这位公子,是要兑换金银还是放债经商?” 谢慎苦笑道:“你看我像是放债的人吗,我是来取银钱的。” “那公子快里边请,今天是我们掌柜的亲自通兑。” 谢慎顺着伙计指引的方向走过去,在一长案前坐定,冲那钱庄掌柜淡淡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寒门首辅】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五章 私钱〗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11/11647/4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