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鹿鸣宴上的言志诗(2/3)
苛。
但让谢慎有些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鹿鸣宴一定要安排在布政司衙门。
他对于右布政使薛举实在没有什么好感,这么一个无耻败类出现在他的眼前,实在是污眼睛。
好在这次鹿鸣宴只是借用了布政司衙门而已,真正的主角却是内外帘官和谢慎这些新科举人。
虽然只是一场宴席,并没有什么实际效益,但明显能够感觉到各府县同乡之间更为亲近。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大明的读书人是有着浓烈的乡土情结的。
换句话说,只有同乡在关键时刻才能信任。这些预备官员需要在懵懂时就培养思维惯性。
任何一个读书人入朝为官,结交的最多的便是同乡。
以浙省为例。
往大了说,朝中有著名的浙党。
但要往小了说,同乡却能精确到府、到县。譬如钱塘县、余姚县。
近些年来余姚因为连出了王华、谢迁两尊大神一下成为浙省文坛执牛耳者,甚至压过了原本强势的杭州府。
这当然让很多杭州士子不满。
这些杭州籍的士子便以本次五经魁首之一的杜康为首,聚集在一起。
他们坐在一桌,隐隐与以新科解元谢慎为首的余姚派成分庭抗礼之势。
文坛之争,争的从来就是一口气。
在奏鹿鸣乐,吟诵鹿鸣诗之后,便到了本次鹿鸣宴最精彩的环节--吟诗。
鹿鸣宴上吟诗自然要应景,作为新科举人最应景的自然是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了。
谢慎作为新科解元,又是文坛魁首,自然是逃不掉的。
在众人半是起哄下谢慎负手而立,幽幽吟诵开来。
“举世觅仲连,乃在海中岛。
往问齐赵事,默然望林表。
灌园于陵中,绝食太枯槁。
神龙亦见首,不然同腐草。
虚言托泉石,蒲轮恨不早。
登朝表宿誉,食肉以终老。”
一诗吟诵完,坐在上首的鸿胪少卿季安拊掌赞道:“好诗,谢解元不愧有诗坛鬼才之称,好一句‘登朝表宿誉,食肉以终老’,这满座诸生,也只有谢解元有如此气魄。”
谢慎冲季安拱了拱手道:“吾辈读书人如果不能以致君尧舜上为己任,不能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祉,真是白读了这么些年的圣贤书!”
谢慎对于这位季少卿并没有什么印象,似乎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寒门首辅】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一章 鹿鸣宴上的言志诗〗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11/11647/23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