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春风得意,跟贡院说再见(2/3)
文。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考生就能毫无顾忌的天马行空,至少文章的大方向必须与朝廷的主张一致。
谢慎等吏员发下卷子一看,心中已经有了底。
五道题目分别是“汉初驰商贾之律论”,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东汉中兴功臣多习儒术论”,“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题目涵盖了各个领域,还算是比较全面有营养的。
其实策问归根到底策问考察的是考生的见识,而这恰恰又是谢慎的强项。
比起这些同年考生,谢慎可是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逆天存在,比这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穷秀才高出了数个层次。
谢慎于心中略略打了腹稿,便按照题目顺序一篇篇的写起了文章。
策问写起来果然比四书五经试有意思的多了,虽然需要旁征博引,但至少写的活泛,不会都是一个调子。
谢慎用了两个时辰把五篇策问写完,接下来就等着考试结束了。
策问环节别看在乡试、会试没有四书五经试重要,但在殿试地位却会陡然提升。原因无贰,因为殿试只考策问!
毕竟策问最早出现就是因为君王问策,故而这也算回归其本身的用途。
谢慎的见解力肯定是超越同龄人数个档次的,如果能够顺利参加殿试,由天子亲自出题,他也一定会答的很完美。
他对这次的乡试过程总体还算满意。四书五经试和策问试考的都不错,第二场论判试虽然稍稍留有瑕疵但无伤大雅,无碍大局。
乡试的名次他不敢说,但应该是能够上榜的吧?
只是不知道王守文、谢丕他们考的如何了?
按下这些暂且不提,却说随着吏人一声清脆的梆子响,弘治八年的乡试正式结束了。
接下来考生便交了试卷,按照顺序离开号舍沿着青石板小路朝贡院大门而去。
一场乡试后,诸生面上表情不一而足。有的欣喜若狂,有的垂头丧气。
乡试三年一考,无数人拼搏奋斗了三年就为了这三天。
假使未能考好,就得再等三年,年轻些的还好,那些已经四五十岁还没能中举的老秀才恐怕已经等不起了。
谢慎见到那些两鬓斑白的老秀才唉声叹气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寒门首辅】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二十八章 春风得意,跟贡院说再见〗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11/11647/23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