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徐侍郎此来何意(2/3)
散,顿声道:“你细细说来。”
皱实沉吟了片刻,缓缓道:“县尊可知徐老大人在朝中是为何职?”
“自然是工部左侍郎。”
吴县令吃的是皇粮,自然对这些老大人的官职记得清楚,不然若是连山头都认不清,就是想将来投靠都找不到人。
他正自疑惑邹实为何会问这种问题,邹实便笑道:“这便对了。县尊只记得徐老大人是南直隶巡按御史,却忘了他老人家的正职是工部左侍郎。县尊可还记得一年前,在下替县尊写的那封奏疏?”
吴县令点了点头。
余姚虽然也是鱼米之乡,水道却并不纵横。除了姚江从城外穿过,再没有什么水系临近。
京杭大运河从京师经转苏州直到杭州,一路上十分畅通。
但若是想从余姚走水路去杭州或者京师,大多是先走陆路到绍兴中转,再从绍兴乘船北上到杭州。
别看余姚距离绍兴不远,那也要一个整日。若是路上有耽搁,在郊外过夜也不是不可能。
这一日的工夫看似不长,但若赶上了急事也是够恼人的。
故而在邹实的建议下,吴县令便写了一份奏疏奏请朝廷在绍兴和余姚姚江之间开挖一条水道,连接大运河。
吴县令人微言轻,奏疏呈递到京师便如石牛入海杳无音讯。
吴县令本来对此事都不抱什么希望,不曾想邹实再次提起,竟似乎又有了眉目。
徐贯徐老大人在江南治理水患挂的身份是南直隶巡按御史,跟浙东这些县所根本没有瓜葛。但同时徐老大人也是堂堂的工部左侍郎。工部在六部中没有户部、吏部那么强的话语权,可也是不可小觑的。
便说这宫室的修建,运河的挖掘,都是要工部着手牵头的。徐贯作为左侍郎,自然也是手握权柄,有很大的话语权。
徐老大人突然按临余姚莫不是他去年的那封奏疏得到了陛下的首肯,要开始挖掘河道了?
这要是真的做成了,余姚和绍兴联结为一整体,不必再走陆路,可是省下了很大的人力物力。
与这个功劳比起来,什么兴文教,重农桑都显得无足轻重。
若是这个功劳坐实,吴县令便是升任一方知府也是有可能的。
他越想越欣喜,便冲邹实道:“可是徐老大人拒绝入住察院,本县连话都跟他老人家接不上,可该如何是好?”
邹实面露笑意道:“县尊莫要焦急,依在下看,徐老大人这是在避嫌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寒门首辅】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五章 徐侍郎此来何意〗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11/11647/126_2.html